理论征文丨尹立鑫:开启明灯学党史,永葆初心转作风

1838人已阅 2021-06-21 11:34:32 衡阳日报

开启明灯学党史,永葆初心转作风

■耒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 尹立鑫


回望来时的奋斗路,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,铸就了伟大精神,积累了宝贵经验。远眺前方的奋进路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但“四大考验”“四大危险”也时刻让人警醒,亟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,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,以积蓄更强大的奋进力量,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。笔者结合所学所感所悟,简要谈谈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永葆初心、锤炼作风。

一、在学史明理中锤炼初心,提高站位,变“要我干事”为“我要干事”。

百年党史,是一部民族苦难史,是一部救亡图存史,也是一部真理与谬论的较量史,更是一部姓资与姓社的抉择史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就这么伟大的事业?信赖群众、依靠群众、为了群众是重要原因。笔者作为一名援疆干部,曾在鄯善县六年,通过和群众打成一片、干在一起,不仅改变了鄯善县的面貌,也涵养了民本情怀。我们学史明理,必须知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行,是因为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是因为共产党是工农的政党,是群众自己的组织。当前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群众对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有了更多向往,对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有了更高预期。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学史明理中进一步涵养民本情怀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树立大局观念,变“要我干”为“我要干”,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工作。

二、在学史增信中传承基因,奋力作为,变“悠着干事”为“拼命干事”。

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。回顾党的历史,我们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,归根到底在于始终保持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崇高追求。耒阳是一片红色沃土,红色文化深厚,红色基因强大。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“五个一”,一大批舍生忘死、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。其中,伍若兰在掩护朱德和军部其他首长时身受重伤被俘,当敌人威逼利诱道“只要你公开声明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,就可以保你不死,还可以做官。”她的回答“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,除非日从西边出、赣江水倒流!”让人热泪盈眶,更让人钦佩之至,这是信仰的力量。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,还是和平年代,因为信仰支撑,还有很多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要不断从党的奋斗历史足迹中,汲取矢志不渝的信仰力量,补足“精神之钙”,铸牢“党性之魂”。通过革命先烈事迹洗礼,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党奋斗、忘我工作、勇站排头,做到工作干在前,危急关头冲在前。只有这样,才对得起这片红色沃土,才对得起逝去的革命先烈。

三、在学史崇德中牢记宗旨,大公至正,变“私心干事”为“干净干事”。

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学史崇德,党员干部就是要不断强化政德修养,永葆先进性、纯洁性。革命年代,谢维俊坚决不动公家的一块银元,李树一身为财经委员长却系一根破裤带的故事,树立起了共产党员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精神丰碑。这些伟大精神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,永不过时。笔者在新疆工作期间,有幸被评为全国劳模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,就是“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、人民的楷模,是共和国的功臣。”现在,我们抓经济工作,特别是服务项目,一定要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,企业挣钱、政府发展,企业投资、我们服务。必须依规依程序,干净干事、廉洁干事,努力把每一个民生难点都打造成民生亮点,把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打造成良心工程,把每一件民生工作都打造成群众期盼的样子,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。

四、在学史力行中知行合一,言出必行,变“身入干事”为“心入干事”。

回顾党史,焦裕禄、孔繁森、杨善洲……无数先锋模范呕心沥血、无私奉献,以忘我精神书写了祖国建设的壮丽篇章。学史力行,党员干部要从优秀榜样、先进模范身上汲取奋斗营养,点亮“力行彩灯”,切实做到“三到”:要“身到”,不待扬鞭自奋蹄,坚持“早走半步、多走半步”的学习状态,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,到群众中去、到基层去、到工作第一线去、到项目建设主战场去、到问题多的地方去,加强调查研究,吃透上情、掌握外情、了解下情。要“心到”,就是真心帮助、团结、爱护群众,要坚持开门办公,把群众当作一家人,把群众的难当自己的难,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,以真诚的态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,切身感受群众疾苦。要“做到”,要突出问题导向,既要有勇气担当,做到“有利于耒阳人民的事要敢做,有利于耒阳人民的板要敢拍,有利于耒阳发展的责要敢担”,紧盯问题不放松,精准发力不懈怠。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解决,一场硬仗一场硬仗地攻坚,确保抓一件是一件,干一件成一件,助推经济社会驶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。


编辑:李奇 责编:梁丽君 三审:张文凯

我要举报
请选择原因(可多选)
提交

提交成功

感谢您的热心
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